在村里拥有1000㎡的大院子,是种什么体验?

时间 • 2025-07-27 01:23:24
家乡
院子
回到

阡陌的述说2021.4.14.mp3阡陌的述说2021.4.14.mp3

07:10未知来源

播放

试想一下,在村子里,

坐拥1000平米的大院子,

种满了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

一个,三餐,四季,

平平淡淡,简简单单,

这会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80后”摄影师

回村里打造1000㎡大院子

2017年夏天,一位“80后”男生阿满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跃进村租下了一片1000平方米的荒地,之后独自一人改造这个院子,并命名为“满叔的院子”。

“满叔的院子”大门口。

原本阿满是一名摄影师,在业内小有名气。在外漂泊7年周游世界后,他决定“停”下来,回到家乡定居。

对于朋友们的不理解,阿满说,想找一个能静下心来做事情的地方,因为自己是农村出身,很喜欢农村生活,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这个院子。以前在拍写真照的过程中,场景转换会消耗掉摄影师和客人的大部分精力。所以他就想打造这么一个地方,它既是他的工作室,也是他的家。

“满叔的院子”。

阿满也曾考虑过很多地方定居,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成都,因为他是四川人,这里离家不远,饮食习惯、生活氛围等都很适合自己。

因为对审美的追求和资金的缺乏,“满叔的院子”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亲力亲为,从种植花草,到改造房间、院内布局,再到开垦荒地……光是小院外的花草长好就花了4年。资金的来源刚开始完全是靠积蓄来维持,后来每年会接一些摄影客单,再把摄影赚到的钱投入院子,之后院子也会产生一些效益,然后每年再进行追加,如此循环往复。

院子里各色花卉在花架上竞相开放,院子的正中央,放着阿满2018年用尽积蓄从河北买来的废弃大客车,曾经其貌不扬的它如今已被阿满改造为院子里最显眼的存在。就这样,阿满一步一步地打造着自己向往的生活。

阿满买回来的废弃大巴。

这个院子和房东签了15年合约,2021年,阿满的1000平家园计划也慢慢朝着2000平发展,他已经在准备开始打造第二个院子。他说:“我认为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结婚生子传宗接代这些现实追求之外,我们还得追求一些精神上的东西,梦想也好、理想也好、热爱也好。”

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乡村?

答案不再是显而易见

在过去,去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前者,不需要过多的犹豫。但是现在,它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离开大城市,回到县城甚至村里寻找理想生活的人不在少数。互联网拉近了城市与小镇之间的距离,许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后发现,大城市有的东西,家乡也都在逐步出现。

在浙江丽水遂昌县开花店的舒帆,就在县城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10年前大学毕业,舒帆回到了家乡,听从父母的建议,去事业单位工作了8年。工作内容很重复且枯燥,报不完的报表,开不完的会,舒帆觉得并不适合她。

她想起自己从小就喜欢美学方面的东西,高中时一度想要学画画,于是决定和丈夫一起创业开花店。丈夫是设计师,负责美工设计的部分。两人是初中同学,毕业后不约而同地回到家乡,才有了后来的缘分。

花店开在一个安静的小区里,每天清晨还能听到鸟叫。她特意没有找人流量大的地方,幽静更利于创作。而且舒帆的花店,绝大多数客户会通过微信下单,这也是她能够远离闹市,将花店开在小区内的主要原因。

花店的工作看上去美好,其实也很繁琐。但是舒帆觉得很开心,很充实,因为这是她真心喜欢的事。“如果在大城市,我的花店未必有竞争力,但在小县城,好东西都是口口相传的,所以我相信只要认真做事,一定会有人赏识。”

阿满、舒帆他们的日子,

被很多网友羡慕,

说这就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但其实大家向往的,

是自己内心期待过但却没能达成的美好。

要知道,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疾驰,

一系列的利好政策都会

投到广阔的乡村大地上。

应该选择大城市还是回归家乡,

这个问题的答案,

也不再那么显而易见,

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

分析当下、权衡利弊,

再去做出这个选择。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综合|中国新闻网、十点人物志

主播|李海洋编辑|孙丽敏

责编|康轩山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