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区内如何保障特殊人群就医?他们一天接打上百个电话

时间 • 2025-11-07 03:45:56
医疗
电话
转运

“抱歉,能稍晚一些打过来吗?我正在救助一位病人,暂时腾不出时间。”2月22日上午10点半,红星新闻记者电话打过去时,朱明如此回复。

这已是记者第三次拨打朱明的电话。

2月20日,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长城馨苑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实行临时管控。消息刚下来,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科医生,作为长城馨苑医疗组成员之一的朱明就住进了管控区。

每天,朱明都要接听、拨打上百个电话,从早上7点,一直工作到凌晨一两点。

▲朱明(右)

第一时间上门解决医疗难题

整个上午,朱明的电话都处于忙线中。临近中午12点,朱明稍微有空,给记者聊起了这两天封控区的故事。

2月20日上午7、8点,朱明接到临时通知,当天上午9点左右,他就抵达长城馨苑开始和同伴设置医疗点。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挨家挨户摸排完情况,有特殊医疗需求的人群,朱明就需要逐一联系。

一般来说,大部分情况,医疗组都可以上门解决。

比如,小区居民刘先生身患肿瘤,并伴随着肺结核等病症,需要每周2次注射药物。了解到该情况后,朱明立即与其取得联系并约定上门时间,并于21日下午15点13分为其注射药物。

也有一些特殊紧急情况。

21日下午,医疗组接到紧急求助电话,求助人为长城馨苑居民。该住户系第一次怀孕,日前自行检测出怀孕,并未到医院进行检查。当日,该住户突然腹部疼痛难忍,并伴有轻微出血现象。

询问,朱明判断其症状可能是先兆流产,也不排除宫外孕的可能,需立即就医。

随后,他第一时间与转运组取得联系请求转运,由于转运组无专业医护人员,建议由120进行转运。朱明第一时间联系该住户,并告知他相关情况。下午17点18分,该住户由120转运到医院就医。22日凌晨2点左右,朱明又随转运组人员一起,将该住户接了回来。

▲工作人员在转运病人

为特殊人群建立清单

朱明告诉记者,对于特殊人群,比如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等,社区专门建立了清单。每天,医疗组和社区工作人员都会上门询问,有相关需求都会上门处理。

就在今天(22日)早上,朱明上门看望一位患有慢阻肺的老人,发现这位老人有呼吸不畅、心慌心悸等症状。他当即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送到后,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药物转运到了老人手里。

和朱明一起驻守在封控区的还有一位护士。他们要承担起整个小区的医疗保障需求。一般来说,早上7点,朱明就要到岗处理各种事务,一直持续到凌晨一两点左右。一天下来,他大概要接听、拨打上百个电话。

尽管忙碌辛苦,但居民的一句感谢,都让他觉得,心里暖暖的。

记者了解到,截至21日,长城馨苑医疗组顺利转运孕妇2人,为急性牙周炎、急性支气管炎、患肿瘤群众开展了健康监测、送医送药和健康保健服务,科学保障了封控区内群众的就医需求。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图据中和街道办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