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门外汉”成长为高级技师?“老电工”许启金回忆39年工作经历
4月29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58岁的电力线路检修工许启金是出席见面会的劳模代表之一。
目前,许启金是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员,也是“启金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人。他介绍说,自己1980年高中毕业,1982年参加工作以后成为一名电力线路检修工。日常工作就是在野外巡查电力线路,在高空铁塔上检修。技术专长就是高压线上带电作业。
▲许启金
工作39年,许启金始终在生产一线,当过班员、班长,也当过兼职培训师,还当过技能教练。始终没变的职业工种就是送电线路检修工。“回想这几十年来,由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成长为电网方面的高级技师、生产技能专家,我感到自己特别充实。”
工作中他还喜欢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今天的见面会上,他展示了一个自己发明的“拔销器”。许启金介绍:“这是我亲手制作的。它的作用是把高压线路的绝缘子片一片一片地组装起来。它小巧轻便、操作简单、易于携带。在使用过程中,它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我的工友们都喜欢用。”
1995年12月入党到现在,许启金已经是26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回忆起入党时的情景,许启金说,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课本上有《铁人王进喜》,给自己的印象特别深。刚上班的时候看到一本书,叫《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王铁人》,他就买了下来,那时候自己就把王进喜当成标杆,想成为王进喜那样的人。1994年,单位有五条老旧线路要改造,当时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他报名参加了这项工程,工程期间起早贪黑,提前两个月完成了任务。
“由于在工程中的突出表现,1995年12月,组织上批准了我的入党请求,从此成为一名中共党员。算起来,我已经是有26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回想起来我的入党初心就是当一名好电工,给乡亲们送去光明电,过上好日子,遇上急难险重任务,第一时间冲上去,几十年来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谈起自己从事的电力行业的变化,许启金说,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国家的发电装机容量不到185万千瓦,年发电量仅有43亿千瓦时,分别排在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现在我们国家的发电装机容量、年发电量、电网规模都居于世界首位。我们国家的最高电压等级,交流是1000千伏,直流正负1100千伏,应该说我们国家的特高压技术世界领先,电网全球最安全,电能越来越清洁。主要用户都是双回路、多回路供电,让百姓用上放心电、满意电。
见面会上,红星新闻记者向许启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近年来年轻人就业难与一些技术岗位的用工荒同时出现,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走上技术工人的岗位,应该怎么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许启金这样回答:“在我们单位,有我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我现在带的徒弟大多是年轻人,高学历、眼界宽、接受能力很强。我除了教徒弟们生产经验和技能,主要还是给他们树立肯学习、肯钻研的榜样,让他们成为既有干事热情,又有干事能力的人。很骄傲地说,我带的徒弟去年也有全国劳动模范,特别是我现在带着一批年轻人,都在生产一线,在干一些实际的工作,特别是在技能方面提高很快。”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