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今天这场2000人大会,专门聚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十四五”开篇在即,成都即将迈入建设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迈向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新阶段。如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升级产业体系和动能体系?11月20日,成都市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会召开。《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在大会上征求意见。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在主会场和各分会场参与此次会议的人员约2000人,包括各区(市)县、市级各部门、市属国企、在蓉高校,以及科技、金融、物流、信息、商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行业协会、商会、重点企业的代表等。
当前,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应对中长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国战略,成都将通过此次工作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工作,在畅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联通国内、国际市场的各个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辐射范围和服务能级,奋力打造国内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
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城市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提升城市能级位势、构建国际供应链体系的关键产业,既能大幅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增强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力带动力,又能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此前,苏州市在今年7月召开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大会,上海也表示正在抓紧研究编制《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19年成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5143.1亿元,较2017年增长1302.8亿元,年均名义增速达15.7%。对经济贡献持续增强,2019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成都GDP比重达30.2%,较2017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