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寒冷!300余名“小青椒”积极参与成都大运会首次模拟综合演练
12月29日早上5点多,冬至后成都的清晨寒意正浓,但成都大学内300余名成都大运会的志愿者却离开了温暖的被窝,已经整装待发,去迎接一个全新的挑战。
当天上午,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进行了首次模拟综合演练,在指挥部、机场、酒店、大运村、场馆等10个场地,设置了19类演练科目。
为了配合本次模拟综合演练,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志愿者部调动了来自成都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的3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模拟相关客户群,同学们积极配合,相互协作,保障了成都大运会首次模拟综合演练的顺利进行。
“小青椒”在各自业务口模拟客户群
“换位体验”审视自身岗位工作
由于本次模拟综合演练在早上7点就正式启动,大学生志愿者们要在凌晨5点30分开始集结,6点乘车前往各个演练点位。心有信念的“小青椒”(成都大运会志愿者的昵称)无惧清晨的寒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这次的演练工作中,展现了“小青椒”的良好形象,弘扬了成都大运会志愿者的服务精神。
模拟综合演练是国际大型综合型运动会筹备工作中必备的“规定动作”,本次模拟综合演练也是为了提高成都大运会的筹备工作水平,检验大运会前期筹备工作情况。演练立足于现阶段场馆场地、技术设备、通用政策、竞赛日程等实际筹备情况,按照全员参与、闭环运行、全要素全流程的要求进行。
这次“小青椒”参与了多个场景演练,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志愿者部张慧钰介绍说:“同学们通过参与本次演练,也对各场馆场地的布局、功能、工作流程进行了解,提前一步熟悉了接下来的志愿者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志愿者部特别安排了每个业务口的志愿者来模拟自己将来会服务的客户群。比如,负责机场抵离服务的“小青椒”在本次模拟综合演练中模拟的就是抵离机场的运动员代表团、技术官员,根据对模拟相关客户群的“换位体验”,他们也提前审视和掌握了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内容,“在本次模拟综合演练结束后,同学们都感觉收获很大。”张慧钰说。
“小青椒”盛赞演练严谨高效
本次模拟综合演练以大运会的运行任务为情景构建,通过在正常赛事运行的基础上叠加突发事件,力求构建较为复杂的运行和调度情景。在本次演练中,设计了5个应急处理科目,并同步安排了演练评估总结。
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的志愿者孙永斌是大运会颁奖仪式的升旗手,他和几位同伴在本次模拟综合演练中同样承担着凤凰山冰篮球馆内的升旗手角色。在演练中,现场模拟了颁奖仪式升旗环节可能会遇到的一些突发情况。
虽然这次颁奖仪式升旗环节中的突发事件都是虚拟场景,但孙永斌在演练开始前还是感觉有些紧张,因为此前在里约奥运会、雅加达亚运会上都在升旗环节出现过失误,造成了不利的国际影响,所以要求升旗手志愿者们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必须周密严谨,孙永斌也深感责任重大,他说:“虽然多少有点紧张,但此前我们经历了很多次的练习,都清楚一旦出现特定的突发情况,应该用怎样的特定措施和流程来处理。经过了这次模拟演练,我们心里也更有底了。假如说,在正式比赛中发生了突发状况,我坚信我们团队都能做好应急处理,把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给孙永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次应急处理科目模拟演练中各个部门的协同作战。在场馆中的突发事件出现后,按照赛时运行指挥体系,现场的相关工作组马上启动了各自的应急预案,短时间内完成了应急处理,并调整好现场氛围,保障了后续颁奖仪式的正常进行,“严谨、细致、高效、务实。”这是孙永斌在本次应急处理科目的模拟演练中最直观的感受。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志愿者部张慧钰说:“在本次演练中,志愿者们的参与度是非常高的。整个流程中他们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保证了演练的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通过本次模拟综合演练,“小青椒”和其他各级各类运行团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家有信心在成都大运会正式启动时,呈现出最佳的工作状态。
张慧钰表示,志愿者部将结合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的工作计划安排,争取让更多的志愿者在今后参与到筹备期间的演练过程中,让大家更加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更好地投入到成都大运会的志愿服务中。
红星新闻记者姜山图片由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志愿者部提供
编辑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