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时期这些特困行业缓缴养老保险费!专家称个体工商户对经济稳定极为重要

时间 • 2025-11-19 02:10:09
保险费
疫情
政策
企业
行业

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加大失业保险支持稳岗和培训力度;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会议指出,当前一些市场主体受到严重冲击,有的甚至停产歇业,必须针对突出困难加大纾困和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其中之一是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在今年二季度实施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并将已实施的阶段性缓缴失业和工伤保险费政策范围,由餐饮、零售、旅游业扩大至上述5个行业,缓解这些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资金压力。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政策的出台是政府基于对近期形势判断后的主动担当。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体现了政府“放管服”相结合的执政理念,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特点。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国常会部署为旅游民航等特困行业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释放了政府为受到疫情冲击的特困行业和企业担当作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重要信号。

餐饮店从业者的艰难时刻

4月7日,吉林长春市一家烤肉店停业将满一个月,一位年轻女工闲坐在员工宿舍里,暂时无法开工。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受疫情影响,烤肉店曾几次停业。“以前停业的时间比现在更长,但有以前的利润可以消耗。可是疫情持续到第三年,现在停上一个月就有点受不了了。”烤肉店女员工表示,她如今的收入只有底薪。

安徽省滁州市一家餐饮店的老板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生意好的时候,交养老保险费、交税都不是问题。“关键是现在生意不好。”他表示,自己从事餐饮行业七八年有余,有线上线下转化的经验,尚且十分艰难,餐饮行业的新人老板应对突发的疫情就更难了。

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国家陆续出台诸多政策

专家:个体工商户对经济稳定极为重要

事实上,缓缴或者免缴社保费用政策在2020年疫情发生后也曾大规模实施过。2020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社保减免政策,当年2-6月份对于国内中小型企业的三险(养老、失业、工伤)可以减免,住房公积金可以延迟缴纳。

而今年以来,受到国内外形势影响,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支持政策持续出台。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明确,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2022年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

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后,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有关专项转移支付财力补助4000亿元、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减税降费政策陆续出台。

“我国1.5亿户市场主体中有1亿是个体工商户,很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他们(的平稳经营)对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稳定极为重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红星新闻记者这样说道。

刘俊海则指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前提,是企业有缴纳保险费的能力。恰恰因为受疫情的影响,很多的一些中小企业,特困行业,确实存在着非常大的经营困难。“养老费不是不交,是等将来企业条件好转了再交。”

“中小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面临困境时,各级政府要及时伸出援手,不能层层加码,要一以贯之地轻徭薄赋、放水养鱼、藏富于民。”刘俊海如是说。

红星新闻记者张炎良实习生王辰元刘锦宜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