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将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3月8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举行了第二场“部长通道”活动。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是首位出场的部长。这也是他第三次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王志刚在“部长通道”上指出,基础研究要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争取“十四五”使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8%左右,同时要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谈提升基础科研和原始创新:制定基础研究的十年行动方案
王志刚指出,要想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基础创新能力方面必须要过硬。回顾“十三五”,国家创新体系中,基础研究的比重和位置越来越重要,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也更加合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格局也正在形成,在铁基超导、干细胞、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等领域,以及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都取得一批基础研究成果。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
他提到,基础研究投入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十三五”期间,整个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了70%,但基础研究翻了一倍。2019年基础研究投入的比重首次超过6%,2020年预计达到6.16%。
王志刚强调,下一步,基础研究在国家科技全局中,要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首先,要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开展更加科学优化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第二,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争取“十四五”使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8%左右。第三,基础研究要更加强调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第四,要更加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投身基础研究。第五,要建一些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平台。另外,在基础研究的生态环境、评价标准以及支持方式上,还要不断改革。
谈科技体制改革: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鹜从事基础研究
王志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成果,143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同时,一些改革举措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律、政策,形成评价方法。但科技改革中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科技部也会在新一轮改革中不断深化、加以克服。
王志刚表示,要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个重点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新型举国体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力量、科技任务组织者的作用;如何能够使产学研各主体发挥好各自作用,打造创新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如何推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揭榜挂帅”等改革更好地落地见效。
同时,要持续推进已经进行的各项改革,包括给科研人员减负、营造良好生态、建设良好作风学风,以及如何能够使科研人员心无旁鹜,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共同形成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强大科技支撑。
谈完善创新区域布局: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王志刚谈到,在空间上来讲,区域创新、地方创新必须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活动。要把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这三个地区作为重点,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同时,要持之以恒做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这方面工作,积极发挥21个国家自创区、169个国家高新区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他提到,整个高新区内的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比例是50%左右,创造的GDP占全国的12%,人均劳动生产率是全社会的3倍,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全社会平均水平的1/3。
王志刚指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国家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矛盾。所以,把北京、上海以及其他一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形成帮扶关系。通过科技创新使差距更小,这样才能解决区域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赵倩王田北京报道
编辑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