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冬奥组委:一旦出现将启动竞赛日程变更
北京2022年冬奥会计划于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冬残奥会计划于3月4日开幕、3月13日闭幕。
12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最新筹办进展以及延庆、张家口赛区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表示,在大陆性季风气候带举办冬奥会,这在冬奥会历史上,北京冬奥会还是“第一次”。作为大陆季风性气候地区,北京和张家口每年的2-3月都是冬春季节转换季,存在着低温、大风、少雪、沙尘等极端天气。其中,大风天气可能会对雪上项目产生影响。雪上项目场馆所在的延庆、张家口山区地形比较复杂,气象专家介绍,这两个地方的小环境气候多变,实现精准气象预报的难度确实很大。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
赵卫东说,为了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四年前,中国气象局就成立了冬奥气象中心。冬奥气象中心的各位同仁从气象设施硬件建设和预报服务两方面着手,建设了延庆海陀山、张家口康保2部天气预报雷达设备和50多个赛道气象站。他们所建立的立体气象监测网络具有“多要素、三维、秒级”的特点。该中心连续5年监测收集山区赛道气象数据,编制相关气象报告、气象风险分析报告,持续向国际奥委会、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各个国家(地区)奥委会以及各利益相关方提供相关信息。
赵卫东介绍,气象部门还抽调了全国最优秀的气象预报服务人员,组建了52人的北京冬奥会气象预报团队,为每个雪上场馆和滑行场馆配备最优秀的气象预报员,提前4年组织他们在国内、国外观摩学习冬季体育赛事,并在雪季驻扎在北京冬奥会赛区场馆,开展气象预报演练,进一步了解场馆的气象条件及变化规律。从目前气象部门的反馈来看,这个团队精准气象的预报能力逐年提升。赛时,场馆气象预报员将与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的技术专家保持密切地沟通,帮助他们作出赛事调整的准确判断。
针对可能出现极端的天气,赵卫东介绍,北京冬奥组委正在与国际奥委会、相关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奥林匹克转播公司等共同研究编制北京冬奥会应急日程。赛时一旦出现极端天气,将及时启动竞赛日程变更的管理程序,全力做好各方面的应急准备,最大程度降低极端天气给赛事带来的不利影响。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周霖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